十月份又到了秋高氣爽的氣候,
此時正是熱愛海產的饕客們最期待的時節。
一般大眾對海鮮常有著錯誤觀念,
認為海鮮屬於白肉、脂肪含量較低,
誤以為可以放心的吃而不必限量。
事實上,「白肉比紅肉好」的說法是錯誤的,
我們耳熟能詳的奶、蛋、豆、魚、肉類,
皆屬於"優良蛋白質"的食物來源,
不同處於脂肪含量的多寡,造成熱量上的差異性。
因此我們必須清楚了解食物的營養成分,
十月份又到了秋高氣爽的氣候,
此時正是熱愛海產的饕客們最期待的時節。
一般大眾對海鮮常有著錯誤觀念,
認為海鮮屬於白肉、脂肪含量較低,
誤以為可以放心的吃而不必限量。
事實上,「白肉比紅肉好」的說法是錯誤的,
我們耳熟能詳的奶、蛋、豆、魚、肉類,
皆屬於"優良蛋白質"的食物來源,
不同處於脂肪含量的多寡,造成熱量上的差異性。
因此我們必須清楚了解食物的營養成分,
時序入秋,夏季潮濕炎熱的天氣已經明顯地轉變,
早晚氣溫多了份涼意。秋天是調養身心的好時節,
因此利用秋季做好養生,不僅能防治秋季常見疾病外,
還能增強人體對入秋之後寒冷氣候的適應能力。
這次使用秋天盛產的菇類食材,
來做出簡單又美味的秋日養生料理,
讓大家在秋季體力加倍,健康滿分!
糖尿病友平日除了血糖的問題之外,也會罹患其他疾病。
生病時血糖容易波動,該如何來處理和照護,
常讓病友們不知所措,有些注意事項,病友們要熟記,以應付突發狀況。
生病時,為何血糖控制會變差?
生病時(如感冒、肚子不舒服、身體有發炎、感染時....)
身體需要額外的能量來應付疾病,
促使身體將儲存的糖份釋放出來,
若沒有多的胰島素來處理這些額外的糖份,就會造成血糖升高。
兩、三個月前我可愛的孫子因為考慮到將來升學的問題,轉學到台北市,搬來我與同住。剛開始想到每天都能和孫子共享天倫之樂,著實地打從心裡頭開心,但另一方面,我也擔心,想到我和孫子的年紀可是相差了半個世紀這麼長的距離,受舊式傳統教育長大的阿媽,實在不知道該用哪一種方法來教導E世代出生的小朋友,心裡頭開始喜憂參半了起來。
為了孫子的未來,我決定趁著暑假期間先讓小孩搬來台北市適應環境,更重要的是學習每天相處,好讓我更了解小孫子的生活習慣,就這樣我們倆的『磨合期』就這樣開始了。每天聽著童言童語,實在好純真可愛,又一起討論著家庭作業的內容,一同享受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,開始喜歡每天和小孫子的相處時光,也發現到原來想法換個角度去想,一切都會不同。
這幾天剛好看到報紙上報導著迎接開學頭一天,許多國小都舉辦了特別的開學日活動,邀請阿公阿媽們和小孫子大手牽小手,一起去上學。阿公阿媽不辭辛勞的照顧兒孫,甚至因為手部過於勞動造成關節紅腫發炎,仍然一大清早就牽著孫子來參加開學活動,這樣的祖孫情誼在我的心裡深深的感同身受!
在現今雙薪家庭的社會中,子女們各個為了工作忙得焦頭爛額,雖然孩子的教育方式要尊重年輕人,但我們身為祖父母的,行有餘力也可以分擔一點點他們肩上的壓力和責任。假使心裡先往負面的想,擔心著沒體力;照顧不了孫子,或書讀的不多;教不了孫子,甚至想著真命苦年紀一大把還得照顧孫子,這只會加深和孫子、兒媳間的鴻溝,不僅自己心裡頭埋怨,過的不快樂,也壞了親子關係。
所以,如果換個角度想,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,若不能當個寶,那至少還能夠替兒媳分憂解勞!不要去擔憂和孩子會有代溝、煩惱無法教導孩子這些問題,而是要和孫子一起學習同步成長,這樣我們就能當個快樂和聰明的E世代阿公阿媽囉!
【過年】的腳步逐漸接近了!【過年】可是中國人的大日子,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豐盛的料理,來迎接這美好的假期,各種應景的糕點、小點心、零食等,也紛紛出籠,這些美食,對於需要控制飲食的糖尿病友或注重身材的人來說,可真是一大誘惑!
別擔心,我們為各位針對年節點心,整理了「營養分析」及「專業叮嚀」,在瞭解食物的特性後,酌量選用,就能夠健康、盡興的迎接新年嘍!
☆年節常見零嘴熱量大體檢
高脂零嘴 = 乾堅果類
◇營養成分:高脂肪,高熱量零醣類,零蛋白質,零纖維質。
◇特色:油脂含量豐富,體積小,容易一口接一口,不知不覺吃到超量,導致體重越吃越胖。
常見食物名稱 |
每100公克份量 |
熱量(大卡) |
每到了年節,總是聚會不斷,您是否在假期容易鬆懈平日嚴謹的血糖控制?
接連著大魚大肉、零嘴也一口接著一口....導致血糖失控。
面對滿桌佳餚,該如何吃的健康又滿足呢?
大家都知道,良好的飲食控制在於均衡攝取各種食物,
但真正聰明的控糖技巧在於先了解食物特性,再做出適當的選擇。
『三低一高』是大家都了解的基本原則,
『低油、低糖、低鹽』多取決於烹調方式及調味料的使用,
而『高纖維』則對許多慢性病有良好的預防及改善,
無論是一般健康大眾或是三高的患者,
都應該了解,如何聰明的攝取足夠的纖維量。
要達到糖化血色素的控制標準及降低大血管併發症的發生,
只控制好空腹血糖已經不夠了,餐後血糖的控制一樣重要。
除了藥物的治療,飲食上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
飯後高血糖常是病友肌餓難耐的原因,要如何控制呢?
只要把握以下原則一樣可以享受美食與控制血糖。
調整醣類的份量
許多糖尿病患會刻意避開澱粉,以為只要不吃或少吃主食(米飯、麵食、麵包...等),就可以把血糖控制好,其實這樣的方是剛開始或許會讓血糖升高減緩,但是長期的不均衡飲食,卻會導致血糖起服更大,無法穩定控制。
主食中的澱粉存在的是『醣』,是人體主要的能量來源,攝取不足反而會影響代謝及低血糖的危險,真正需要限制的是『糖』,稍微攝取過多,血糖隨即飆高。這兩種醣&糖『ㄊㄤˊ』到底有什麼差別呢?
醣類與糖類有什麼不同?
春滿大地(2人份)
熱量:108.5大卡/一人份
在初春時節,以清淡的料理方式讓大家醒醒胃,同時將春天五彩的繽紛顏色端上餐桌,感受春暖花開的喜悅。以春天菜王--春筍為主要食材,再搭配各種顏色蔬果點綴,清淡爽口外,還能讓過年期間吃多了大魚大肉的各位,增加腸胃蠕動,促進消化,健康滿點!
1.竹筍去殼洗淨後,並切除較硬的表皮和底部,將竹筍切成直條形狀(圖1)。
2.將豌豆苗的老葉部分拔除,保留嫩葉部分。之後,將新鮮香菇和豌豆苗嫩葉一同洗淨(圖2)。
3.製作高湯。煮一鍋熱水,熱水滾開後,放入雞湯塊,將竹筍與香菇放入高湯中悶煮20分鐘,讓竹筍和香菇吸取高湯精華,增加風味(圖3)。
簡易評估表,可初步評估媽媽的身體現況。
加總後數值越高,代表患病的危險性也越高唷!